深化教学改革 赋能专业发展
音乐与表演学院专题研讨活动拉开帷幕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宜宾学院2025年本科教育教学大会》精神,扎实推进音乐与表演学院各专业的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,学院于2025年10月30日围绕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”这一核心,组织音乐学、音乐表演、舞蹈表演三个专业同步开展教学研讨。各专业立足自身定位,聚焦课程优化与毕业出口改革两大关键方向,形成系列务实可行的改革成果,为学院后续教学实践提质与专业特色化发展筑牢根基。
音乐学专业:聚焦教学胜任力,夯实师范根基
研讨活动于博雅楼B302会议室举行,以“聚焦教学胜任力,重塑人才出口质量”为主题,紧扣基础教育一线需求与备战师范专业中期检查目标开展。活动分课程教研室分组研讨与集体决议两个阶段推进,钢琴、声乐、理论、器乐四大教研室围绕“课程微改进”与“毕业出口改革”两大议题深度研讨。“微改进”环节筛选出共识度高、操作性强的优化措施,明确牵头负责人与实施节点,计划于2025-2026学年第二学期落地,相关成果将纳入教学检查与教研项目申报核心依据;毕业出口改革方面,达成“分步试点制”共识,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推进公开课答辩实践,为后续全面推广完善标准体系。
音乐表演专业:锚定舞台表演力,优化人才培养路径
音乐表演专业研讨在博雅楼B301教室开展,以“提升舞台表演力”为核心目标,重点推进课程“微改进”与毕业成果转型两大任务。课程优化环节亮点纷呈:周思亮老师提出《基础乐理》课程结合主修乐器经典曲目开展案例分析;彭茂轩老师建议《音乐美学》拆分功能化教学单元,增设“现场案例演绎”实践环节;《声乐演唱》《钢琴演奏》课程明确1V1精准教学、练琴时长纳入学分考核等优化方向;李秋老师提议《艺术团队融合实践》课程增加古典身韵训练模块,全方位提升学生表演素养。毕业出口改革获全员一致支持,明确逐步过渡至“全员音乐会”模式,同步推行启蒙基础级、流行传唱级、专业融创级分级表演体系,充分适配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。
舞蹈表演专业:立足应用型定位,强化就业导向
舞蹈表演专业研讨活动于博雅楼A516舞蹈教室举行,以“培养‘接地气、有本事、能干活’的舞蹈文化工作者”为核心导向,聚焦课程实用化与地方特色化建设。课程改进方面,计划试点开设“戏曲与剧目融合课”,精选宜宾本地戏曲素材开展排练教学;同步增设《音乐视频剪辑》选修课,拓宽学生职业技能边界。毕业设计改革明确差异化路径:22级起转为“学习剧目+作品设计创意文字说明”模式,23级试点“创意说明”与“理论研究论文”双轨制,精准匹配不同学生发展需求。后续将由夏里、刘志立等教师牵头细化实施方案,确保改革平稳落地。
此次同步研讨精准对焦实践需求与学生发展,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强、可操作性高的改革方案。学院将持续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,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育人质量,全力助推各专业实现特色化、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。
(文/卢文婷 初审/杜灵 袁玮 复审/雷晓兰 终审/邹成毅
编辑/黄慧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