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艺术实践周”系列讲座:陈宏——“苗族音乐创作之路”实践讲坛
2025 年 10 月 29 日下午,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学院博雅楼在B101 多功能大教室开展了系列讲座之陈宏老师开展了《我的苗族音乐创作之路》及现场演绎《苗族特色唱腔与乐器演绎》大师课互动环节,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其中,深入感受苗族音乐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。

讲座中,陈宏老师围绕 “守根创新” 核心,解析了川南苗族音乐的独特属性:以羽调式为主导的五声音阶、聚焦迁徙历史与日常劳作的题材内容、真声演唱与多声部合唱结合的表演形式,都是苗族音乐的鲜明标识。他以代表作《吼当》为例,详细讲解如何从苗族敬酒歌中提取核心旋律,通过四声部改编让传统音乐适配现代合唱场景;同时分享采风经历,强调 “创作前必须了解文化背景,不能盲目堆砌民族符号”,为师生提供了可落地的创作方法论。

大师课环节,陈宏老师特别邀请苗族音乐家刘丽波先生到场,以 “表演+知识讲解” 形式带师生近距离感受苗族音乐魅力。刘丽波先生先后演绎《彩月情歌调》《踏青曲调》等苗族经典曲目,高亢透亮的嗓音搭配 “哭腔”“颤音”技巧,生动还原了苗族音乐的情感表达特点,引发全场阵阵掌声。
随后,刘丽波先生展示了芦笙、木叶两种苗族特色乐器。同时,他还针对苗族音乐的羽调式唱腔技巧进行示范,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高、节奏背后的文化成因。
此次活动紧扣 “首届艺术实践周”,既为师生提供了民族音乐理论知识,也搭建了实践交流平台。参与师生表示,通过活动不仅系统了解了苗族音乐的创作逻辑与表演技巧,更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新认知。
(文/彭茂轩 初审/杨洋 终审/邹成毅)